水和酸的進出管均為DN300,在距換熱設備1 m遠處,水進出管的下底部有DN50的排污管和閥,但在實際生產中,出水端用不上,進水端使用沒效果。
干吸系統的換熱設備酸側和水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堵塞,尤其是2座吸收塔共用的2臺并聯的換熱設備出口酸溫已遠遠超過設計值,必需清堵。根據生產情況,首先對水側進行清堵。 分析認為,因此,應增大排污管和閥的通徑,并將排放孔位置改設在距換熱設備200 mm處的DN300入口管的下側面,以便于排污或直接用手掏出進水側過濾下的雜物。 制作一個DNI50、一端是法蘭另一端是相貫線的長約150 mil的短鋼管,將相關線一端焊接在要開孔處,關閉水進出口蝶閥,用氣割在短管內在DN300管上開孔,用手掏出換熱設備進水側濾下的堵塞物,然后打開水出口蝶閥,用0.02 MPa的回水反沖洗,使一些小顆粒堵塞物隨較大流量的反沖洗水一道從DNI50排污管口流出。 一是反沖洗進水端壓力太低,二是管徑太小。清洗完后,在排污口安裝一個DNI50的手動蝶閥。清洗后的換熱設備投入生產后效果顯著,在水側進出口蝶閥全開時,出水溫度降到37℃ ,出口酸溫為60℃,可滿足正常生產。
于是對酸側進行清堵,在DN300酸進口管的側底部距換熱設備200 inm處焊接由316L材料制作的一端是法蘭另一端是相貫線的長約150 mln的短鋼管,用等離子切割機在短管內開孔,戴上防酸長膠皮手套掏出堵塞物,然后再用幾段DN200的高硅鑄鐵管通過法蘭聯接,直接將反沖洗酸引向成品酸備用地下槽,同時在這段管路上裝2個DN200的不銹鋼球閥。不過2天后,2座吸收塔上酸量急降,難以維持正常生產,通過一步步排查后認為是換熱設備酸側堵塞嚴重。 0.2MPa的反沖洗酸從2 換熱設備的酸出口管流向酸進口管,沖洗并帶走小碎片,經DN200排污球閥流向公共排放管線再到成品酸備用地下槽沉淀。再用同樣的方法沖洗1 換熱設備。全部沖洗完畢重新投入生產,效果很好。采用這種方法比拆洗要簡單,可以在線沖洗,而且不會造成換熱設備密封膠等易損易老化部分的損壞。反沖洗管路安裝好后,首先全開l 換熱設備酸側進出口蝶閥,保持2 換熱設備進口蝶閥關閉,然后全開出口蝶閥,并全開2 換熱設備酸進口管上的DN200排污不銹鋼球閥,然后啟動酸泵進行反沖洗。